馬鞍山果蔬生態休閑旅游觀光園區內的仿古建筑群(沈鴻升攝)
近年來,伊通滿族自治縣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抓好全域旅游創建工作為重點,以建設“火山溫泉養生度假基地、鄉村旅游基地、民族文化體驗基地和民族美食品嘗基地”四大特色基地為抓手,全面推進休閑旅游,加快發展全域旅游,越來越多的人將伊通納入到自己的旅行計劃。2017年,伊通滿族自治縣接待旅游人數逾290萬人次,同比增長16%,旅游綜合收入17.4億元,同比增長18%。
伊通火山溫泉國際旅游度假區項目水樂園館已完成主體柱梁的混凝土澆筑工程(沈鴻升攝)
加快推進項目建設,提升旅游“承載力”
伊通始終把“項目立縣”擺在全縣發展戰略首位,突出以項目建設為支撐,不斷加快景區和旅游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建設如火如荼。伊通火山溫泉國際旅游度假區溫泉引水管線工程全面開工鋪設,水樂園館完成主體柱梁的混凝土澆筑;福臨滿族文化風情園滿族民俗文化展館、滿族繡品展館兩個展館已經完工;民俗文化產業園多彩薰衣草莊園園區基礎設施已建設完畢;馬鞍山果蔬生態休閑旅游觀光園區新建溫室大棚69棟,購買大櫻桃樹1萬棵,新建的旅游接待中心已投入使用;世外桃源風景區、圣軒休閑農莊一期已建設完工,全面對外向游客開放。招商引資成效顯著。簽訂了石門禪修旅游養生養老綜合開發項目、谷康養小鎮項目兩個旅游開發項目協議,注冊了伊通龍之旅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爭資立項初見效果。向上爭取旅游專項資金130萬元,建成旅游標準化廁所21座,并逐步對游人開放。同時,加快推進縣全域旅游服務中心建設項目重新選址工作已經完成,現正在做所征地塊村民工作。
藍莓采摘讓城鄉居民綻開了笑顏(沈鴻升攝)
創新營銷活動,增強品牌“吸引力”
為加快推進全域旅游,伊通采取“政企聯手、部門聯合、區域聯動”的方式,通過新聞媒體、戶外廣告、旅游宣傳、旅游文化節會、戶外旅游活動等途徑,加大對伊通旅游宣傳營銷力度??h旅游局圍繞區域旅游特色,編制了《伊通旅游招商手冊》,制作了《伊通旅游形象宣傳片》,積極打造旅游宣傳平臺。先后成功舉辦了大櫻桃采摘節、藍莓采摘節、大果榛子采摘節、滿族文化冰雪節,形成旅游節慶穩定長效模式,培育節慶旅游品牌,擴大伊通旅游產業的影響力和知名度。承辦了第四屆中國榛子科技與產業發展研討會、四平市首屆航模運動文化旅游節,全面展現了伊通整體形象。一場場旅游文化節會吸引各地眼球聚焦伊通,一次次宣傳推介,讓伊通的“名片”越來越響亮。
吉林德盛農牧公司大果榛子基地引來全國各地企業家、榛農前來參觀取經(沈鴻升攝)
推進全域旅游,打造新的“增長力”
伊通堅持以鄉村旅游為突破口,在鄉村旅游中找特色、找亮點、找優勢,確保實現旅游資源價值利用的最大化,全面構建全域旅游新格局。根據不同的資源特點,以河源鎮保南村鄉村旅游為重點,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努力形成“一村一品”、“一戶一品”的特色休閑旅游經營模式。做到美麗鄉村精品線路與休閑旅游業融合發展,鞏固和完善休閑度假旅游基地建設。目前,全縣鄉村旅游(農家樂)達到80家,實際運營66家。為加快鄉村旅游發展建設,規范鄉村旅游行業,打造旅游新型品牌,伊通滿族自治縣全面打造“伊通燒鴿子”全產業鏈,引領“伊通燒鴿子”市場,目前,“伊通燒鴿子”中國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已成功受理,現正在請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制定燒鴿子行業標準?!靶憔G山也”大果榛子基地,以榛子產業為主導,大力塑造伊通榛子產業,目前,已向國家林業局申請“中國榛子之鄉”創建單位、中國吉林榛子產業研發基地吉林站,在第四屆中國(伊通)榛子科技與產業發展研討會對接交流會上,與香港東大集團有限公司達成合作,在莫里鄉建設5000公頃榛子產業園,一期開發建設500公頃,推進榛子產業高效發展。(趙明日)
遍布全縣的農家樂旅游項目(沈鴻升攝)
伊美果業的大櫻桃即將上市啦(沈鴻升攝)